「摘要」在种业振兴的大背景下,投资机构对种业行业的投资热度显著提升,本文基于当前种业投资现状,梳理了种业行业存在的投资风险,总结了投资机构在投前、投中、投后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实践,并从理念创新、制度完善、文化建设、企业赋能等方面对风险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种业 投资 风险 管理实践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面对愈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党和国家已将种业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投资机构纷纷聚焦于种业投资领域,促进了创新型种业不断涌现,带动了规模种企不断兼并重组,推动了头部种企实现上市融资,对种业的快速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但种业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行业风险因素多,投资风险较高。投资机构在追求行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及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注重种业投资的风险管理,筑牢风险防控底线,确保投资机构发展稳定。本文通过梳理当前种业投资存在的风险,总结相关风险管理实践,提供相关风险管理建议,希望对做好种业投资风险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种业投资风险
风险识别是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我国种业行业具有市场周期性波动大,投资回报期长,种企数量多、弱、小、散问题突出,同质化竞争激烈等特点。这些行业特征导致种业投资既面临着政策风险、技术创新风险等宏观产业层面风险,也面临财务风险等公司经营层面的风险,这就要求投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种业投资风险认知,有效识别主要投资风险。(一)政策风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核心产业,长期以来,国家在财政资金扶持、法律制度建设、产业政策引导等方面都予以大力支持。尽管如此,当前种业行业仍然存在一定政策风险。一是产业政策会不断调整。国家会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生产情况,通过调整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收储等政策,引导种植结构调整,进而影响各类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各类农作物种子的需求,并最终影响种业企业盈利水平。二是生物育种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国家对于种业转基因、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技术推广较为审慎,以转基因玉米为例,由于尚未允许全面推广,虽然市场多年前就已经做好准备,但时至今日仍然在等待政策开闸。三是政策执行效果仍需时间检验。最新种子法新增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加大假劣种子打击力度、完善侵权赔偿制度等内容,但相应的法律执行监管体系尚待完善或执行不到位,企业维权成本仍然较高,未来的政策执行效果尚不明朗。 (二)技术创新风险近年来,我国种业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但受限于当前种企实力及我国种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制约,技术创新活力及成果转化仍未充分释放。一是种业企业研发实力存在差距。我国种企整体规模小,资金及科研实力弱,即使研发实力较强的种业头部企业,其创新投入也与国际巨头差距较大。2022年拜耳公司的种业研发费用为28.7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25亿元,而国内种业龙头企业隆平高科研发费用仅为4.39亿人民币,差距明显。二是我国种业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育种人才、种质资源等科技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的机制不畅,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种子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协同性差。科研院所拥有优秀人才却缺乏市场化导向,研发成果市场转化慢;种业企业虽了解市场需求,却对研发人才缺乏吸引力,研发人才长期不足导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三是种业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亟待改革。现行评价体系审定要求偏低,导致虽然农作物品种审定数量飞速增长,但是具有市场价值的品种却少之又少,种子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产业链相互分离,使得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很难形成有利的良性循环。(三)财务风险我国种业行业由于业务模式、发展历程等原因,相较于其他行业,财务风险较高。一是种业行业经营业绩波动大。种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是作物类或生物类资产,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疫病灾害等影响,例如2022年7-9月南方稻区持续高温少雨干旱,造成部分种业企业的杂交水稻品种大幅减产;2018年非洲猪瘟造成了部分种猪企业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下降,这都给种业企业的经营业绩带来较大波动。二是行业特性导致产销不匹配。种子生产的周期性决定了其产品销售存在不确定性。由于种子的需求预测和生产是在本季种植之前进行的,本季种植实际品种表现受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而下一季的生产实际销售又会受本季品种实际表现的影响。部分种业企业为了扩大规模,迅速占领市场,会提前大量繁种,一旦该品种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就会造成种子积压,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压力。三是种业企业融资难度大。种企在产品研发及推广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种业企业普遍采取土地租赁模式进行扩繁,资产规模较小,难以提供有效担保方式,导致获取银行授信难度较大。目前部分银行推出了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为种业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拓展了新渠道。(四)投资退出风险对投资机构而言,从开始投资到退出可能经历数年时间,期间行业发展、企业经营等均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实际退出时面临较多退出风险。一是种业投资退出渠道有限。上市退出是投资机构最为理想的退出方式。但涉农企业在沪深两市上市难度较大,北交所和新三板虽有部分种业企业挂牌,但上述两个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有限,机构投资者实现满意退出仍然存在难度。二是被投企业履约能力不足。协议退出也是投资机构常用的退出方式。投资机构与种业企业一般在投资协议中会约定不同情境下的退出条款,但实际执行却往往不能有效落实,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履约能力不足,加大了投资退出难度。三是协议约定不清晰,存在争议。投资机构通常拥有较为完善的投资协议文本,但由于企业情况的不断变化,在退出时,可能会出现条款争议、约定不清的情况,导致退出安排不清晰或无法实施。二、种业投资风险管理实践
种业投资除了上述列举的具有行业普遍性的风险外,具体到每个公司又会有自身特有的股权结构、债权债务、内部管理等诸多风险事项,任何一项风险的发生都可能导致投资项目失败。因此如何构建一套适合公司发展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使其充分发挥职能变得尤为重要。投资机构主要通过建立并规范投前、投中、投后各个环节的不同侧重点来实现对投资项目的全流程风险管理。
(一)投前阶段
投资项目本身是否优质是投资能否顺利推进并最终实现投资目标的基本前提,也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投前阶段的核心目标就是筛选优质项目,并通过初步谈判与项目方达成投资意向。这一阶段投资部门与风控部门的关注重点在于企业的行业地位、核心优势、大股东/实控人背景等。企业的行业地位既包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市场效益指标,也包括企业是否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等社会效益指标。在核心优势方面,由于种业企业高度依赖其核心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因此企业是否拥有自主研发的品种、是否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等核心技术资源是项目筛选的重要标准。企业的大股东/实控人一般是项目到期或触发风险条款时的回购主体,有效评估并掌握其回购能力决定了项目最终能否顺利实现退出。
(二)投中阶段
投中阶段是投资机构通过对企业严格的尽职调查,审慎做出投资决策并完成投资协议的签署。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和投资协议签署三个环节。一是尽职调查环节,由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所投资的项目主要为未上市企业,公开信息披露较少,投资机构需要对拟投企业进行业务、财务、法律三方面的尽职调查,全面了解企业业务模式、财务状况以及所处的行业状况,并充分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二是投资决策环节,投资机构应通过规范的风控前置流程、科学的表决机制、深入的专业探讨,在综合考虑和平衡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基础上,审慎做出投资决策。投资部门应全面向投委会报告项目的定价依据、项目亮点、财务情况、投资风险、退出方案、风控措施等关键事项;风控部门根据投资报告,对业务、财务、估值、核心保障条款、项目合规性等方面进行重点审查,出具独立审查意见;投委会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做到民主集中,科学决策。三是投资协议签署环节,投资协议是整个投资行为最终的实施载体,协议条款的准确性和完备性将直接影响投资的成败。投资机构会充分结合前期尽职调查的结果以及在投资决策环节中达成的意见,拟定投资协议,明确投资前置条件、风险控制措施和承诺保障性条款。
(三)投后阶段
投后管理包括了从投资项目交割到该项目完成退出之间的投资管理过程。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主要遵循持续化和差异化的管理原则。一是在项目投资后,投资机构会配备专门人员持续跟踪企业的经营情况、合规情况、财务状况、管理层变动情况等,定期参加企业三会或开展现场调研,按季度完成检查报告,及时汇报企业重大事项,确保所投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建立投资项目风险分类制度,通过设定定性和定量指标,将所投项目划分为正常类、关注类、风险一级、风险二级,并按照项目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汇报频率。三是重点关注投资期届满或由于业绩下滑等因素已经触发退出条件的项目,及时制定退出方案,加强与律师等中介机构的沟通,强化风险项目的处置能力。
三、对当前风险管理的建议
公司风险管理工作随着业务特点、发展规模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为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需要在理念创新、制度完善、文化建设、企业赋能等多方面不断优化,为此,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新风险管理理念
被动的风险管理模式是在风险发生后进行处置应对,而股权投资项目一旦发生风险,投资机构能够采取的补救措施有限,且往往效果不佳,而前瞻性的风险管理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根据基金性质、投资范围,管理团队的经验、能力等设定基金的风险偏好,并以此为标准来筛选符合基金风险偏好的投资项目。二是通过深入的行业研究,合理研判种业各细分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规律,从而指导各细分行业的投资进度,在行业低谷期敢于出手,在行业高峰期理性控制投资规模。三是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投资项目应确立不同尽调重点,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近年来随着转基因品种和基因编辑技术不断涌现,高科技项目成为种业投资的一个热点,此类高科技项目的典型特点是轻资产、重技术,必须深入了解其技术优势,必要时咨询行业专家,并通过联合其他投资机构、降低投资额度等方式来合理控制投资风险。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是践行管理理念及控制风险的载体,是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的依据,不断完善丰富风险管理制度可以促进风险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展开。一是国有投资机构受到证监会、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行业协会等多方监管,监管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需及时关注外部监管要求,并将其内化为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二是公司过往的风险管理实践是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的最好素材,通过总结提炼,将其充实到自身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中,使制度执行更为有效;三是对于需要果断决策的紧急风险事件,常规决策流程较长,容易错过最佳处置窗口期,不利于公司风险防控,需建立包括危机触发上报,危机处置小组设置,危机处置预案等完整流程的项目突发风险管理制度,根据业务类型,提前预设危机类型进行差异化处置。
(三)搭建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
风险管理实现信息化可显著降低人工投入,提高风险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根据种业投资特点形成基于种业特色的信息化平台将促进风险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一是数据整合方面,将种业特有行业信息,如玉米、大豆等种业生产数据以及市场供求数据等融入信息化系统中,通过外部行业数据接入和内部被投企业经营数据更新,实现各类风险信息数据的有效整合,利用系统完成数据多维度统计、分析,提高日常风险管理效率;二是在风险预警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实现风险预警信息的自动预警和自动推送,提高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及时性,降低风险识别过程中的人员判断失误或其他操作风险。三是在系统的灵活性方面,根据行业特点,对种业不同子行业增减风险因素并设置不同的风险阈值,增加不同行业的适用性。
(四)强化风险文化建设
风险管理文化浓缩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风险管理的理念和价值观,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体现了企业风控的软实力。种业投资机构不仅具有投资属性,还具有支持种业振兴、扶持种业优质企业的政策属性,必须将“合规、诚信、专业、稳健”作为风险管理文化的坐标,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制度规范和广大员工的风险管理行为表现出来,形成一种组织内部的共同愿景和目标。不论是高管层还是普通员工都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时刻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风险管理文化的要求,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每个人在履行工作职责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要认识所在岗位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主动预防。在设置部门和岗位时,要明确不同部门和岗位的风险职责和责任后果,从正面引导和反面惩处两个维度,将风险文化内化为员工的行为指引。建立“吹哨人”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向上级领导和风险管理部门反映工作中发现的合规问题。充分发挥薪酬绩效的指挥棒作用,坚持薪酬水平与风险成本调整后的经营业绩相适应,薪酬制度期限与相应业务的风险持续时期相一致,建立兼顾效益与风险、当期成果和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五)打造延伸服务体系
投资的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运作转变的关键一步在于如何通过增值服务的方式为产业赋能,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智慧型支持。差异化的增值服务是投资机构软实力的加分项,投资方和资本方要做好“副驾驶”的角色,与企业共同成长,同舟共济,创造长期价值增值。要按照基金参股程度和被投企业发展阶段制定服务方案,从被投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执行“一企一策”,成立投后企业增值服务专项工作组,将以项目负责人和派驻被投企业董监高为项目提供的“点对点”服务,与公司财务、风险、人力、党建等部门对接被投企业相关部门提供“条件对条线”服务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投融资支持、投贷联动、资源整合、运营管理多角度可选式服务清单,针对企业需求制定相应服务计划,力争做到方案贴合实际、切实可行,过程紧密配合、稳步推进,结果定期反馈、及时评估,为企业提供广泛更深层次的延伸服务体系,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防控风险,为企业发展提质赋能,推动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