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活动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正文
喜迎二十大·书香伴征程学习体会之五

  守望乡土故园

                       ——读《这里是中国》有感

总行办公室 赵金言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却觉得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每时每刻都动人心魄。从小我的梦想不是环游世界,而是走遍中国,希望能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二十多年过去,尚未踏足的省份已渐渐缩减至个位数,但走过的地方越多,越觉得走遍中国是个无比宏大的理想,每座山川每条河流,甚至每个乡镇和村庄都有其独特的风韵。

《这里是中国》一书赋予我全新的观察视角。全书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大格局着眼,依次介绍第一级到第三级阶梯,引导读者欣赏从荒原到人间的地理环境变化,体会人与土地的相互作用。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从而诞生了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有着“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进而影响到中国的地貌、气候、水系和生命等等。烟雨江南,大漠西北和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组成了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而中国的经济社会格局则在无数次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的碰撞交融中演化至今。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又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貌。

中国这个称谓对我而言是个很大的概念。横向空间上,它代表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包含着森林、海洋、平原、高原、山地等多种地表形态。纵向时间上,它蕴含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从神州、华夏、九州演化为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交融,共同组成了生机勃勃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地理爱好者,我常常庆幸自己出生在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这里地貌多样,气象万千,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千山暮雪、海上明月。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绵长,前人的遗迹遍布中华大地,六朝古都风韵雅致,穿梭在高楼大厦与红墙碧瓦之间,时刻能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遗产形成了多元包容的大国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每次乘坐飞机,我都舍不得闭眼休息,因为从空中俯看壮美山河的分分秒秒都弥足珍贵。我经常对照着实时航线图,透过舷窗在大地上寻找相应的地标。在万米的高空中,我见过浩瀚云海白茫茫一片恰似极地冰雪,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在宁夏沙坡头拐出290度大弯,见过巍巍太行山脊上风机群迎风旋转,黄土高原上一座座峁墚相连沟壑纵横。在空中,我曾用手机记录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初建成的“凤凰展翅”,航站楼金属外立面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光芒。也曾在夜班飞机上拍到过城市群的璀璨灯火,它们在深邃的夜空里投射出一片片明亮又温暖的光斑。美国地理学家葛德石曾说,“中国景观上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土壤,也不是植物或气候,而是人民。”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都在参与和塑造着这片家园。从防风固沙,防汛抗旱,到脱贫攻坚,绿色发展,一代又一代人怀着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在各自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于是有了塞罕坝的荒原变林海,有了南水北调的水尽其用,地尽其利。

我和土地有种特别的缘分。我的父母都是当年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对农村和土地的感情随着对往事的一遍遍讲述在我的记忆里悄悄扎下了根。记得儿时跟父母回农村老家,那时虽还不能理解国定贫困县的含义,但黄土和泥砖背后的贫瘠都让我感到沉重,当然,也有些事物令我觉得新奇和向往。清晨,沿着河堤走过沾着露水的麦田,空气中都是潮湿的味道。白天,村里晒太阳的老人们朴实热情,见到陌生的面孔总会笑意盈盈地聊上几句。我也曾对城市里难得一见的动物们充满好奇,小时候曾经抱着老母鸡,把一只羊追得满巷子跑。夜晚,村里漆黑一片,我坐着板凳在院子里看到过记忆中最璀璨的星空,这些都成为了珍贵的记忆。我爱质朴厚重的农村,它为人们的乡愁提供了寄所和慰藉。后来,村子里渐渐通了柏油路,有了路灯,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老家人民的生活切切实实地变好了,我是这些变革的见证者,更希望长大后能够成为家乡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为像老家一样的乡村带去活力。在国外读研究生时,我所就读的院系有着全球顶尖的农业经济学科。毕业后,我最终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一员,从事这份与农业、粮食和土地紧密相连的工作,让我觉得格外踏实与安心。

一个人与周围的环境能够建立起怎样的联系,仅仅只是从环境中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质与能量么?答案似乎并不是这样。索南达杰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在他的心目中,有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焦裕禄为了兰考投入了自己生前全部心血,在他的心目中,有比官职升迁更重要的使命。他们来自这片土地,又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更多生命。

入职农发行以来,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使命始终萦绕在我心头。农发行人的出差调研,总是前往最艰苦偏远的地区。我曾经随同领导同事们前往湖南湘西、四川凉山、河北阜平、甘肃定西等地开展调查研究,在五六个小时盘山路的颠簸中体验到扶贫干部和一线业务经理们的坚守与情怀,感受到运用专业知识助力脱贫的巨大成就感。以农发行人的视角重新去看祖国大地,便觉得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辛苦奋斗也有了意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行上下牢记初心使命,在抗疫保供,脱贫攻坚,确保春耕备耕资金供应,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影响,党中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国务院及时出台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对政策性金融委以重任。面对新的工作任务,农发行主动提高站位,全行上下团结一心,协同作战,高质高效推进农发行基础设施基金设立、两次增项、三批次集中投放,重点投向交通、能源、城乡冷链、重大物流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领域。农发行因农而生,伴农成长,在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城乡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进程中都留下了奋斗的足迹,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世界上本没有中国,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国。正如《这里是中国》书中所写,“这就是中国,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这里是中国,是我们愿意倾其所有为之奋斗的家园热土,让我们每个个体都树立起主人翁意识,使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怀揣深沉热爱,凝聚起移山刻石的力量,去创建更加美好的家园,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