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自1995年1月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支农为国、立行为民”崇高使命,牢牢把握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事业发展,三十年来累放各项贷款1.56万亿元,目前贷款余额3155亿元。在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的新征程中,河南分行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描绘了服务河南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的壮美画卷。
▲1995年1月5日,河南省分行召开成立大会
守护中原粮仓 让“中国碗”装河南粮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河南分行始终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根本职责和首要任务,积极落实国家粮棉油调控政策,加大粮油收购贷款投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服务粮棉油产业发展,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因粮而生,伴粮成长。自1995年成立以来,河南分行经历了业务委托代理转为全面自营、初步发挥综合支农作用、集中精力搞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等阶段,至2004年末,累放粮棉油贷款2099亿元,支持收购粮食1352亿斤、棉花5631万担、油脂4.59亿公斤,从根本上解决了省内的“卖粮难”和“打白条”问题,在省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应时而变,主动作为。从2004年至2014年,河南分行抓住新农村建设历史机遇,业务范围拓展至粮棉油产业链上下游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十年间,累放粮棉油收购贷款4746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428亿元,贷款余额由692亿元增加到1645亿元,逐步成为河南省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和骨干。
初心不改,历久弥坚。新时期以来,河南分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指示精神,累放粮食收购贷款2612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3080亿斤,期末贷款余额1162亿元。大力推广“粮食信保基金+产销对接”信贷模式,投放供应链金融贷款10亿元,支持98家企业收购粮食7.4亿斤。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累放农地类贷款183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9个,建成高标准农田306万亩,支持建设亩数和贷款金额分别占全省金融机构的80%和90%以上,探索建立的“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模式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地方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2023年,面对夏收期间的气象灾害,河南分行迅速出台支持收储阴雨天受损小麦信贷政策,向110家收储企业投放贷款77亿元,获得各级党政高度肯定。
▲周口市商水县高标准农田项目
决战脱贫攻坚 政策性金融显担当
“十三五”期间,河南分行将服务决战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神圣职责使命,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创新扶贫信贷模式,不断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强化基础设施扶贫覆盖度,充分发挥了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作用。5年间,累放精准扶贫贷款1003亿元,投放额、余额、净增额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累计带动服务贫困人口139万人次,在省脱贫攻坚、定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考核中均获得“好”等次,辖内18个单位和7名同志获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
支持易地搬迁,助力拔穷根挪穷窝。向全省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52个县(市、区)投放各类贷款501亿元。其中,累放专项贷款17亿元、专项建设基金6亿元,支持建设安置点868个、安置房217万平方米,搬迁贫困人口11万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为全省提前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提供有力支撑。聚焦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累放贷款29亿元,助力8.5万滩区居民走进新家园、奔向新生活。
补齐产业短板,提升乡村造血功能。依托河南农业大省优势和农发行主责主业,创新“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等7种贷款模式,累放各项贷款586亿元,在贫困地区形成“一县一品”产业支撑,打造出卢氏香菇、淅川金银花、兰考蜜瓜等绿色农产品品牌。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贫模式,培育牧原生猪、想念面业等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发展”。
坚持“四融一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聚焦区域补短板“982”工程、“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领域,深化“融资、融情、融智、融商”帮扶机制,累放专项贷款82亿元,推动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93%、自来水普及率91%、饮水安全100%达标等目标全面实现,累计带贫63.15万人,为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紧盯关键环节,确保“一个也不掉队”。聚焦省内4个深度贫困县,量身制定金融服务工作方案,开通绿色办贷通道,累放精准扶贫贷款70亿元,圆满实现“三个高于”目标。认真落实定点扶贫工作职责,派遣专职扶贫干部151人,组建“三人小组”开展贫困村定点帮扶,同频共振、力出一孔,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摘帽。
▲濮阳黄河滩区迁建项目
坚守初心使命 新时代书写新篇章
大河奔涌,气象日新。“十四五”以来,河南分行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全面落实总行与省政府签订的“十四五”规划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六大领域”,全面助力省委“十大战略”实施。截至目前,累放各类贷款2721亿元,贷款余额较2021年初净增721亿元,为河南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作出了全新贡献。
战汛情抗疫情,践行“人民至上”。2021年,河南省突发“7·20”特大暴雨汛情,河南分行克服断水、断电、网络不通等困难,动员3000余名干部员工成立突击队、先锋队,累计审批应急救灾贷款412亿元,坚决保证金融不断档、服务不掉链。多轮新冠疫情期间,河南分行累计发放95亿元抗疫应急贷款,支持客户企业调配物资3000余吨、供应猪肉1.8万吨,在关键时期彰显了政策性银行的责任担当。
促投资稳大盘,积极主动作为。全力完成稳住经济大盘专项任务,2022年以来,累计支持农发基础设施基金项目65个、投放基金49亿元,支持制造业中长期项目28个、投放贷款44亿元。突出抓好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营销,投放省级汽柴油储备贷款17.8亿元,煤炭储备基地建设项目贷款4.68亿元。全力支持“三大工程”,积极对接省自然资源厅全域土地整治业务,发挥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主办行作用。
补短板强弱项,服务“中原出彩”。突出抓好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重点任务,累放巩固衔接贷款1617亿元,2020年至2023年,连续4年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中获得“好”等次。坚持产业兴农,累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35亿元、设施农业贷款84亿元,支持建设农业园区38个,助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兰考万头奶牛项目入选农业农村部“支持产业园区”典型案例。探索推广“打捆打包”等融资运作模式,累放城乡一体化贷款682亿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贷款897亿元、水利建设贷款215亿元,支持濮阳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获水利部通报表扬。聚焦美丽河南建设,累放绿色贷款398亿元,支持全域79个示范村项目、20个黄河廊道生态保护暨基础设施项目以及26个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
▲济源市蟒河口水库建设项目
云程发轫,踵事增华。回首三十年风雨历程,河南分行根植中原沃土、倾力服务“三农”,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展望农业强国、金融强国建设伟业,河南分行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党建强行、发展强行、风控强行、管理强行、创新强行五个方面,全力服务“六大领域”、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