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钱文挥
“今年是我首次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全国两会,与来自社会各界的委员们一起听取、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面对媒体记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钱文挥用16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倍感激动、倍加珍惜,收获颇丰、感受颇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为“三农”金融服务更好提质增效提供了靶向和指引。“三农”问题始终是两会的热点。那么,今年两会释放了怎样的信号?面对当前“三农”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才能更好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将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掌门人”,钱文挥对此有着深入思考。近日,他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专访,就如何切实做好2023年“三农”金融服务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金融时报》记者: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请您谈谈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对于今年的经济工作特别是“三农”工作,您认为两会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您最关注的话题是什么?
钱文挥:我最大的感受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实事求是,谋划未来思路清晰,工作措施务实具体,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承前启后、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经济和“三农”工作历来都是两会的热点焦点,作为来自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对此尤为关注。从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来看,释放出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信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既高于我国去年3%的实际增速,也远高于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2.9%的经济增长率,充分释放出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回归潜在增长率的积极信号,具有较强的提振信心、凝聚民心和增强预期作用。同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完成这一增长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从宏观政策来看,充分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可以说,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既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完成经济增长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也为提高重大风险应对处置能力和灵活施策提供了更大空间,更为金融机构合理把控信贷投放节奏和总量提供了有力遵循。
从“三农”工作来看,今年两会传递出强烈的重农强农信号。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等。作为一名“三农”金融工作者,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令我倍受鼓舞、也深感重任在肩。农发行将牢牢把握国家战略总方向和“三农”工作总要求,不断增强政策响应能力和政策执行能力,精准聚焦“三农”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持续加大支农力度,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农发行力量。
《金融时报》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对此,您怎么看?面对当前粮食安全形势,金融机构应如何作为?
钱文挥: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重若千钧。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向好,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在1.3万亿斤高平台上,越往前走难度越大,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保障粮食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端牢饭碗必须依靠自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等,就是根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形势,做出的有针对性的安排和部署,也是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最直接体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的领域广、链条长、主体多、规模大,由此产生的融资需求巨大,需要金融机构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全力服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基础。要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农业科技创新、农机装备提档升级和民族种业振兴等,努力夯实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二是全力服务农业生产促丰收。持续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购置、春耕备耕、“三夏”生产、秋冬种等农业生产端的支持,积极支持扩种大豆油料、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调动种粮积极性和效益,确保粮食丰产丰收。三是全力服务粮食购销储运保畅通。大力支持粮食收购、北粮南运、政策性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有效防止出现“卖难”和流通不畅。四是全力服务构建多元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支持植物工厂、海洋牧场、日光温室建设,既保障口粮安全,也保障肉蛋奶蔬果油糖等非口粮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五是全力服务“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支持农业“走出去”和国际粮食贸易,弥补国内资源短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调剂品种和丰歉余缺。
《金融时报》记者:近年来,耕地和种子问题得到了空前重视,这一点也体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您认为,如何才能有效破解这方面的融资瓶颈?
钱文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害是耕地和种子。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耕地和种子问题,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做强中国芯,端稳中国粮等。在此带动下,金融机构也积极跟进,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受耕地和种子类项目公益性强、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等影响,对耕地和种子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投融资不畅问题。
首先,从耕地保护建设来看,当前主要面临以下难题:现有建设标准偏低,很难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建设投资总额大,仅依靠财政投入完成中央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难度较大;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等投融资瓶颈。为有效破解难题,我建议,一是加快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新格局,确保全国粮食产能逐步提升至1.6万亿斤以上,真正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端牢中国人饭碗的“大国粮仓”。二是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土地两项指标”收益可作为企业合规还本付息来源,真正使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进得来、退得出、有收益。三是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示范引领作用,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更加充足高效的低成本、长周期政策性资金支持。
其次,从金融支持种业振兴情况来看,由于种业是一个相对高风险的行业,具有投入大、环节多、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征,目前我国种业融资风险分散机制仍不健全,导致种业企业存在股权融资难、信贷融资难、承保风险分散难等问题。我建议,一是加强股权融资支持。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农发行等共同设立的种业基金和先农投资为依托,进一步扩大基金规模,通过政策性金融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加大对种业振兴行动的支持和投入。二是加强信贷支持。更好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作用,农发行要确保“十四五”期间安排投贷资金不少于1000亿元,并出台有针对性的信贷政策,努力缓解种业企业融资难题。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种业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由政府主导、各金融机构参与的种业保险支持体系,逐步将重要农牧产品种子繁育都纳入种业保险范围。
《金融时报》记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被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那么,今年农发行将如何布局?从何处着力?
钱文挥: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作为一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摆在重要位置,坚决助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针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决策部署,农发行将坚持精锐尽出,全力全员全程做好金融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一是提升站位、加大投入。不断强化使命担当,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出台有针对性的优先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创新,持续加大信贷投入,确保精准帮扶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二是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精准聚焦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大型安置区“四大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大资金投放;聚焦重点领域,充分发挥产业帮扶作用,因地制宜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大力支持创业创新园区、产业加工园等平台建设,积极支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是多措并举、提升质效。综合运用信贷支持、招商引资、消费帮扶、定点帮扶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帮扶效果。坚持融资融智融商融情相结合,积极构建有效联农带农链结机制,不断增强脱贫地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李岚 ,金融时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