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策发布  >  政策分析 > 正文
强化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 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10年来,农发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定位、目标和布局,聚焦重点领域区域,切实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累计投放贷款近9400亿元,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强化政治担当,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局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将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21-2025年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移升级等重点领域,立足主责主业,精准对接金融需求。2017年4月雄安新区设立后,同年5月就成立农发行雄安新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河北雄安分行筹备组,并于2021年7月正式设立河北雄安分行,推动自身发展规划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同频共振。二是细化政策举措。先后印发《关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的意见》,从对接国家战略、强化工作举措等5个方面,出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19条具体措施和7项差异化信贷政策,在雄安新区打造政策性金融创新实验区。三是深化外部协作。通过联合召开工作推进会、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与国家部委深化合作,与京津冀三地人民政府、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及相关央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京津冀造林、水利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涉农仓储物流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国家战略落地生根、形成实效。

二、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质效

一是创新业务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专业优势,畅通银政合作机制,科学设计融资方案,叠加运用财政、土地和金融政策,支持培育市场化运营主体,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针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普遍存在的项目散、主体弱、收益低等问题,创新推出“整县推进”阜平模式,将无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公益性项目与具有稳定现金流的盈利性项目“肥瘦搭配”,实现项目自平衡,助力整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2年,“整县推进”阜平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创新模式。二是优化服务机制。坚持数字赋能业务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关键支撑作用,建立适应数字化场景新特性下的业技融合新模式,提升对客服务水平。如加速推进小微智贷系统建设与链接延伸,建立涉农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场景化便捷金融服务。2022年,“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的小微智贷系统建设项目”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三是协同风险防控。遵循前瞻性、及时性、全面性原则,构建区域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客户信息、风险预警信息及防控策略内部共享,实现信贷风险准确识别、及时预警、快速处置、有效控制。如将数字赋能和专业管控相结合,强化系统建设,推动风险数据跨系统、跨条线有序流动,提升区域协同防控风险能力。

三、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持力度

一是全力服务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河北粮食主产区与北京、天津粮食主销区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保障环京津“米袋子”“奶瓶子”“菜篮子”稳定供应。10年来,累计投放贷款1720亿元,支持了一批大型农贸市场、物流园区和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如投放贷款15亿元,支持大北农生物农业创新园、葛沽佳沃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粮食“产供储加销”体系。二是全力服务城乡互联互通,助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积极服务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10年来,累计投放贷款3895亿元,支持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投放贷款25.3亿元,积极服务天津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助力改善民生。三是全力服务生态涵养与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聚焦京津冀“绿色屏障”生态修复,服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10年来,累计投放贷款1359亿元,支持了一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水利设施和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如投放贷款2亿元,支持永定河大兴机场段和河北廊坊段、涿州段综合整治,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打造绿色河流廊道,助推永定河沿岸“经济发展带”建设。四是全力服务雄安新区拔节生长,助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聚焦雄安新区“五新”目标,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全力支持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成立以来,累计投放贷款158亿元,支持了一批安置房及配套设施、智慧民生服务等重点项目建设。如投放基础设施基金10.4亿元,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支持雄忻高铁雄安新区地下段土建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交通一体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