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江苏省常州市分行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2022年,累计获批中长期项目21个、金额156.4亿元,其中省级以上重大项目16个、金额104亿元。2023年“开门红”首月,新获批项目4个、金额47.5亿元,完成投放34.39亿元。在政策性金融的助力下,一幅农旺、水润、产兴、绿色的秀美画卷正在龙城大地徐徐展开。
“农”墨重彩 绘就兴旺
走进“中国花木之乡”武进区夏溪村,各地赶来的客商络绎不绝,在各个经营户门前驻足询价,一片繁忙景象。当地花木栽培历史悠久,但前些年,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部分农户仍沿用传统的种植模式,缺乏先进的生产方式,单一品种占比过大、名特优新产品相对少、产业集聚程度低等劣势日益凸显。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花木产业发展,将武进夏溪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定位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重点项目。常州市分行获悉项目资金需求后,迅速开展专项营销。省市县三级行联动,省分行处室负责人率队赴项目现场调研,市县两级行“一把手”亲自挂帅、严密部署,量身定制“农地+产业+扶贫”模式,短时间内完成从项目准入到贷款投放全流程。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信贷资金5亿元,支持改扩建花卉种植区、小苗交易区园艺村近60万平方米,形成“花木市场+基地+花农”一体化经营模式。待项目全部建成正式营运后,产能将扩大近3倍,直接带动周边约5万户花农、2万多专业销售经纪人受益,有力助推地方特色花木产业发展。
去年以来,该行聚力服务产业兴旺,累放产业类贷款18.41亿元,同比多投14.46亿元,助推地方涉农支柱产业、“常字号”名优农产品品牌大放异彩。
▲该行信贷支持的武进夏溪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水”润江南 江清湖晏
滆湖位于太湖上游,是江苏第六、苏南第二大淡水湖,是太湖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常州“两湖”创新区建设的重要依托之一。伴随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源污染、水产养殖、圩田过度开发等问题日益突出。该行坚持“水利银行”品牌定位,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创新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搭配的信贷模式,在第一时间落地常州首笔1.55亿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的基础上,“投贷联动”配套信贷资金12.4亿元,支持全省唯一国家级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洮滆片区水生态修复,在盘活闲置土地资产的同时,有效解决项目还款来源难题。项目建成后,将增设生态浮岛15.7万平方米,投放鱼类296万尾,整治河道25公里,建设雨污管道超17公里,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为“长三角最美湖湾城”增添亮丽羽翼。
去年以来,该行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围绕“一江、两湖”助力打造水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常州样板,全年累放水利贷款13.53亿元,净增7.96亿元,居全省系统首位。
“产”动未来 智领中外
加快建设长三角产业中轴,是常州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去年以来,该行累计获批城乡一体化贷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近30亿元,大力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延伸扩面。
为支持全省唯一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常州新阳光冷链物流项目,该行累计投放8亿元信贷资金,用于建设超5万平方米的冷链仓储配送区。为推动项目开展,该行成立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分管行长挂钩联系、下沉指导,带动专班同向发力,落实“按日推进、按周调度、按旬督导”工作机制,挂图作战推进项目落地。疫情期间,开启应急响应快速通道,加班加点落实放款审批,保证信贷资金不断供。项目建成投用后,冷库总容量将达7万吨,各类冷链食品年周转量可达100万吨,填补长三角地区高端变温冷链空白。目前,该项目仍在建设阶段,但已有数十家餐饮食品企业、供应链企业提早对接合作,“十四五”末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企业及周边纳税30亿元,带动就业人员10万人。
执“绿”为笔 向美而行
“江东福地”金坛的一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内,一辆辆密闭式垃圾车有序驶入,投料口“吃”进生活垃圾,经过发酵、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工艺,“吐”出清洁电能。这得益于常州市分行支持的5.61亿元金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飞灰库PPP项目。该行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并进,在摸排地方重大绿色项目清单上下好“先手棋”,积极向政企宣传绿色信贷政策和产品,第一时间营销介入支持,主动帮企业申领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使之成为金坛区金融系统内首个碳减排贷款项目,并入选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绿色金融案例。项目建成后,将开启“零填埋”模式,年处理生活垃圾约36.5万吨,有力保障常州地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在解决垃圾填埋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问题的同时,还能变废为宝,实现年发电量约2亿度,能够满足1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金坛垃圾处理及飞灰库建设PPP项目
为持续擦亮“绿色银行”特色品牌,积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双碳”战略目标,该行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水利建设、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等领域,加大支持绿色信贷项目资源倾斜力度,推动实现“量、质、效”全面提升。截至目前,绿色贷款余额106.55亿元,较2022年初净增54.86亿元,增幅106%,绿色信贷综合评价居全省系统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