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审计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监管部门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开展了监督检查。监督检查认为,农发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政策性金融定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三农”发展,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深化政策性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一体化推进中央巡视、审计、监管发现问题整改。同时,农发行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开展了内部审计和检查。内外部检查发现,农发行在风险防控、信贷基础管理、内控合规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
农发行高度重视内外部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将抓好整改作为对全行政治态度和履职能力的重要检验,切实提升政治站位,正视问题、刀刃向内、实事求是、较真碰硬,做实做细整改“下半篇文章”。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农发行党委坚决扛牢整改主体责任,全方位统筹部署,及时督导制定整改方案,审议整改报告,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党委班子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主动承担分管领域的整改责任,加强督促把关,及时调度推动重点问题、重大项目整改落实。董事会定期审阅内外部检查整改问责情况报告,董事会成员列席有关会议,听取内外部检查整改情况汇报,切实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驻行纪检监察组聚焦重点整改任务开展嵌入式监督,出具监督提示函,反馈监督建议或提示,将监督指导贯穿整改全过程。各整改主体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上下贯通,形成齐抓共管的整改格局。二是突出标本兼治,提升整改质效。将“当下改”和“长久立”有机结合,既立足当下解决具体问题,点人点事,又着眼长远,举一反三,健全整改长效机制。同时,加强与内外部检查部门的沟通协调,对于整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寻求监管部门工作指导和帮助,争取获得监管部门的认可,确保整改措施、整改结果等符合监管要求。强化风险防控,建立信用风险早期纠正硬约束机制,对中高度关注机构实施放款“双审”,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防止重点区域领域风险积聚;加大关注类贷款管控力度,精细化分析、穿透式研判关注类贷款风险,实施差异化风险化解措施;严格全口径资产分类管理,优化贷款风险分类标准,推动重点机构风险处置化解、高风险产品规模压降;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加大现金清收力度,依法合规处置化解不良资产。夯实信贷基础管理,严格落实新一轮分类分账改革关于业务边界、负面清单管理等政策制度要求,强化政策性贷款投放精准性;新信贷产品体系全面落地,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体系,扎实推进重点改革工作;加强信贷领域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加快建立信贷主责任人体系,落实落细信贷业务尽职免责,全面压实办贷管贷责任;强化信贷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全面梳理优化操作手册,明确各流程环节操作要领,定期做好典型案例和操作模板编发,提升信贷标准化执行效果。筑牢内控合规防线,扎实做好“靶点”整固三年行动收官,常态化落实系统刚控措施,加强问题根源性治理,持续巩固治理成效;全面启动非现场监测系统建设,加快构建内控合规非现场监测体系,强化合规监测预警和违规早期纠正;建立“综合+专项”的总行“上对下”检查工作机制,推动检查广度、深度、精度层面的整体提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学习教育专题警示教育会,通报农发行违纪违法案件情况和“四风”典型案件,推动以案促改促治。三是从严追责问责,形成有力震慑。精准确定责任主体,按照过罚相当的原则,依规依纪严肃追责问责,充分发挥问责机制警戒作用。2025年上半年,全行追责问责448人次,其中总行党委管理干部9人次,处级及以下干部439人次;给予各类处理处分措施516次,其中党纪处分106次,政务处分1次,处分60次,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9次,其他处理340次。
通过持续深化整改,农发行风险防控和内控合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下一步,农发行将继续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守主业、防风险、强管理、促发展”工作主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纵深推进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