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策发布  >  政策分析 > 正文
史少华|服务云南花卉全产业链发展探析

「摘要」花卉产业是云南市场影响力广泛、经济效益良好、推动乡村振兴作用显著的特色农业产业。本文对云南花卉产业历程、结构、成效进行梳理解析,结合农发行云南省分行信贷支持花卉产业的实际,提出新发展阶段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重点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花卉 全产业链 幸福产业 政策性金融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为云南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也为持续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农发行作为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性银行,积极响应总书记提出的发展要求,将金融服务力量融入新阶段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提升,让“幸福产业”的硕果更加丰实。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云南花卉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有着“世界花园”的称誉。云南花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1994年,昆明市呈贡县花农开始自主探索花卉种植,以自发的形式逐步扩展推广;1995至2008年,云南高度重视花卉产业,从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加以规范,农业设施和花卉品质得到提升改善,花卉产业迈入快车道;2009年以后,云南作为全球新兴花卉产区和交易中心,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造“云花”品牌,完善产权保护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经过近40年的发展,云南花卉产业已经成为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2024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195万亩左右,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35万亩,鲜切花产量达206亿枝,位居世界第一。

(二)云南花卉产业的分布和结构

云南有着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其中观赏植物超过5000种。经过人工选育和规模化栽培,为全球提供了1/3的商业观赏花卉来源,也因此成为世界花卉分布的中心之一。同时,云南丰富的气候地理也为花卉产品的连续生产和供应提供了条件,是能够实现全年不间断供应的地区。从省内分布来看,云南花卉产业主要集中在滇中地区,滇东和滇西北分布次之。花卉种类以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鲜切花为主,盆栽花和球根类花卉等为辅,形成了综合品类齐全的产业格局。

 

在产业种类重要组成的鲜切花领域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该集群是农业农村部批准建设的首批特色产业集群。在范围上该产业集群覆盖5个市(州)的6个区县,包括滇中地区的昆明晋宁区、呈贡区,玉溪的红塔区,红河的开远市,楚雄的禄丰市和曲靖的马龙区。围绕着“一个中心、五大功能区”的规划,首先建设辐射全省的技术服务中心,在技术研发和品创方面集中力量;生产端,以曲靖马龙区的高标准鲜切花高效绿色种植示范区为主要组成;加工贸易端,以昆明晋宁区和呈贡区的鲜切花采后加工包装和物流配送枢纽为主要组成;创新端,以楚雄禄丰市和昆明晋宁区的新型市场主体培育为主要组成;融合端,以红河开远市和玉溪红塔区为重点,建设三产融合示范区。该产业集群形成了鲜切花产业链条完整、区域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三)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前景

根据2022年统计数据,云南花卉在全国花卉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21.41%,是花卉产业产值最高的省份。根据2023年的花卉出口统计数据,中国花卉产品全年出口量为7.44万吨,出口金额为2.72亿美元。其中,云南花卉出口量以及出口金额所占比重分别为34%、34.23%,出口产品以各类鲜切花为主,销往全球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第22届国际花卉交易展在昆明成功举办,达成订单1万多个,贸易金额达2亿元,交易量创历届新高。在不断拓展市场占比的同时,作为产业“芯片”的研发能力也在稳步增长。2024年末,云南累计申请新花卉品种1100余个,获得国家授权800余个,花卉产品创新力稳居全国第一。云南花卉产业已经成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名片,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云南分行支持花卉产业发展的实践

(一)将花卉产业作为信贷重点支持方向

云南分行始终将支持花卉产业作为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围绕云南花卉区域分布特征和产业重点领域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目前,全省支持花卉产业链相关信贷项目超过50个,涉及县区超过27个,覆盖了云南花卉种植、加工、贸易和出口的主要地区。在信贷规模方面,直接支持花卉种植基地、花卉产业园区、花卉育苗中心、花卉交易中心等重要产业项目信贷额度超过27亿元;支持花卉产业配套的冷链物流、加工包装、数字服务、港站货运等增值服务领域项目信贷额度超过50亿元;支持仓储中转、技术引进、跨境出口等服务云南花卉全球贸易领域项目信贷额度超过20亿元。

(二)加强与产业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作用

为实现政策性金融助力云南花卉产业更好发展,云南分行注重加强与农业、林草、环保等职能部门以及相关合作经济组织的联系,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和时序性特征,积极在补足产业短板、增强比较优势、支持新质生产力方面提供持续高效的金融服务。比如,在做大产业规模、提升花卉科技水平方面,配合职能部门政策,加快建设高标准花卉种植基地,增加优质花卉产品产量以更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增长需求;在科研体系方面,围绕“云南花卉产业发展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加大有自主产权的花卉新产品研发科技投入;在花卉交易中心建设方面,按照政府部门推进产业升级的部署,积极支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覆盖竞价竞拍、冷链物流、品控保障全范围的高标准花卉交易中心建设。

(三)做好产业分析研究,巩固金融服务能力

花卉产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融资结构较为稳定、金融服务专业化需求较为显著的产业类型。在该产业领域,银行同业的产品和营销竞争都较为激烈。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不仅要深刻理解产业规划和发展导向,也必须要深度做好行业分析、产业分析和市场分析。云南分行将花卉产业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按照“金融与产业领域相结合”“信贷项目与产业导向相结合”“产品服务与区域产业政策相结合”组建工作团队,做好内外部政策研究,及时跟进相关区县产业进展情况,在项目规划的前期阶段,同步提供专项融资方案、运营期金融服务方案,以及面向参与产业市场小微企业的支付结算服务综合金融方案。在信贷全流程业务办理中,统筹效率配置和资源配置,为花卉产业全省重大项目建立督办流程,确保项目推进质效。对进入运营期项目开展好后评价,跟进监测项目运行指标。实现从业务研究到信贷支持,从贷后反馈到新模式探索的良性循环。

三、面向云南花卉全产业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一)支持持续打造“云花”品牌,建设高标准花卉种植区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文件指出,以质量为基础,以绿色为内核,打造优质、生态、美好的“云花”品牌。花卉产业是高度依赖现代生产设施的农业类型,高品质花卉品牌建设需要首先从种植端着手,加大高水平设施农业建设力度,稳步扩大花卉标准化栽培、精准管护、自动化管理等具备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种植区面积。同时,将花卉种植与初级加工、分拣、冷链储运等与花卉鲜品程度密切相关的产业环节,通过产业布局和现代设施装备应用加以整合,更大程度提高花卉产品优级品质比例。针对该产业环节,农发行应注重使用设施农业和农业机械装备等信贷产品,支持精准化育苗栽培和关键技术应用,支持高品质花卉生产相关的新型农业装备以及智能化数字信息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对于产业集中种植区域,应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同步做好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农业产业园区等领域的提质改造支持。

(二)支持加强科技金融产品应用,持续推进花卉种业科技研发

农业领域的核心关键是种质资源,打造优质花卉产业也同样离不开对种质资源的研发和创新。根据国家林草局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全国花卉发展规划(2022-2035年)》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花卉种业创新体系基本建立,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花卉现代化,主要花卉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25%。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在该领域的重点方向中,包括培育壮大一批现代花卉种业企业,构建种苗质量及生产标准体系,争取实现花卉优质种苗(种子、种球)自给率和市场占有率达到85%以上。同时,针对该领域也在探索建立花卉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价值保护和法律保护。这也充分说明了当前种质资源研发在花卉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迫切需求。针对该产业环节,农发行可应用良种繁育、种业生产和种业基地建设等信贷产品,支持加大花卉品种创新、种质选育、高效繁育等方面的研发,探索建立覆盖研发主体、产权保护、信用增值、市场推广的完整价值循环体系,增强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三)支持基于现代数字技术,构建高效交易体系

云南花卉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以花拍市场为中心的交易市场体系。目前,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是亚洲交易规模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围绕以鲜切花为主的交易内容形成影响全国各地鲜花价格的交易指数。近年来,随着溯源技术、大数据模型、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花卉交易的线上化体系也在不断丰富。比如,以撮合花农和花商为主要场景的电商交易平台;以线上直播、短视频等形式面向新媒体用户的交易平台;以服务大宗采购,提供价格指数支持内容的线上远程交易中心等都在不断向市场新兴领域拓展。针对该产业环节,农发行应充分用好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农村电商,以及农业科技和技术成果转化等信贷产品,适应当前销售领域的科技赋能变化,构建符合花卉产品各贸易场景的高效交易体系。

(四)支持构建绿色生产循环,促进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花卉产业作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的方向指引,推动传统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依照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构建花卉绿色生产指标体系,打造花卉绿色生产示范样板。2023年,云南省制定出台地方标准《云花生产管理规范》(DB53/T1168-2023)。该标准对物种资源保护、土壤基质管理、能源管理、废弃物管理等均作出明确规范。在履行金融服务支持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关注产业相关领域的政策要求和标准规范情况,提升金融服务与整体发展要求的契合度。同时,绿色循环方式的花卉产业也是与文旅经济密切结合的新发展形式。通过“鲜花+文旅+文创+农创”的方式,不断丰富花卉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实现由花卉经济带动向“农文旅”经济转型的升级发展。作为提升金融创造能力的重要方面,应关注花卉产业在新经济发展阶段的融合发展形式和价值增长方式变化,积极适应发展要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

①资料来源:根据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公报整理

②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

③数据来源:2023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张继焦,陈亭佳沁.“二元社会结构”视域下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分析——以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为例[J].大理大学学报,2024(11):25-33.

[2]彩云之南“鲜花经济”美丽绽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2-20(10).

[3]商雨,杨明珊,邵青,晏旭熙.云南花卉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J].中国花卉园艺,2025(1):40-43.

[4]是“美丽产业”更是“幸福产业”——云南花卉产业一线调查[N].国际商报,2025-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