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江苏省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高质量”,锚定“一体化”,以政策性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区域协同发展沃土,全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苏州独溇小海乡村振兴提质增效项目
聚焦高质量,激活产业兴旺新引擎。发挥“苏湖熟、天下足”的千年农耕优势,支持沪浙等用粮企业与江苏粮源基地深度对接,夏粮收购贷款投放量连续7年保持系统首位,扩大粮食共同担保基金筹集规模和覆盖面,助力构建现代粮食产业集群。支持江苏“北粮南运、东粮西运、外粮内运”枢纽建设,创新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平台和农发行跨平台直连系统“双线”融合,支持农产品跨境采购,进一步充盈“长三角饭碗”。全力服务“两藏”战略,助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十四五”以来累计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超过300万亩。支持无锡植物基因库建设,助力“金陵味稻”“苏紫猪”等种源实现技术突破,培育江苏良种赋能产业升级。支持阳澄湖大闸蟹、高邮罗氏沼虾等30余种“苏字号”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建设创意农田、景观农业、农业综合体,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农旅IP和乡村体验式消费,带动百万农户增产增收。围绕“双碳”目标,聚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常州溧阳等地新能源产业园区建设,加速实现光伏板铺展成海、储能站拔节生长。
锚定一体化,织密区域协同“一张网”。持续加大交通领域信贷投入,实现15个省级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信贷支持全覆盖,支持建设“四好农村路”万余里,连接起分散的村落与产业园区。通过联合贷款形式支持海太过江通道项目,变“隔江相望”为“跨江融合”,助力长三角“1小时经济圈”加速成型。围绕太湖、长江、淮河等长三角区域水系治理,主动参与江苏“幸福河湖”“水美乡村”创建,长江大保护贷款投放量持续保持农发行系统首位,方厅水院、科创学园等示范项目拔地而起,曾经的滩涂地变身湿地公园,打造长江岸线“生态画廊”。支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水利项目,推动长三角防洪减灾体系实现再升级。夯实协同发展仓储物流硬根基,相继支持常州、连云港、泰州等地冷链物流园区化、智慧化建设,畅通长三角区域农产品高效流转运输。
▲常州殷杏泰美丽宜居项目
深耕责任田,绘就民生共享“幸福卷”。推出“富民安居贷”专项产品,支持苏北农房改造、农村污水治理与给排水建设,帮助万余户农民告别漏雨房、泥巴路,搬进新房。发挥“苏乡贷”产品优势,打造集古村落、农文旅、特色种养殖于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新实践,2023年以来,支持建设苏州、淮安等地传统村落79个、集中连片保护区9个。全面推广应用EOD模式,支持大美阳山生态环境修复与农文旅融合开发等EOD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国生态休闲度假区、长三角农文旅特色镇、“山水田园”宜居生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