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基层信息 > 正文
内蒙古分行:点沙成绿焕新颜 点绿成金赋新能

2023年“三北”工程攻坚战打响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坚决扛起这一重大政治责任,提高站位,主动作为,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累计投放贷款37亿元支持“三北”工程建设,治沙259万亩,以政策性金融之力变“沙害”为“绿金”,持续为荒漠化治理贡献农发行智慧和力量。

因地制宜,打造光伏海洋新引擎。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成片的光伏板在晨光中泛起蓝色涟漪,广袤沙丘上铺展出令人震撼的几何画卷。昔日,库布其沙漠曾面临年均2700万吨泥沙入黄的严峻挑战,内蒙古分行立足风光资源,精准研判“沙戈荒”大基地政策与地方治沙需求,把“三北”工程建设与新能源开发有机融合、一体推进,2023年至今,累计投放贷款24.15亿元,支持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标准地、杭锦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朔方新能源大基地等项目建设,助力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化生态产业发展模式,锁住库布其沙漠的156万亩流沙。今年以来,内蒙古分行又审批贷款9亿元,支持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项目,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自营,构建生态治理与清洁能源开发协调发展新范式,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筑牢黄河“几字弯”生态安全屏障。

 

▲杭锦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项目

精准滴灌,描绘沙棘牧歌新图景。距北京仅35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由于过度放牧、土地开垦和气候变化,当地沙地生态系统曾受到严重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沙漠化问题加剧。2024年以来,内蒙古分行投放3.37亿元贷款,支持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沙棘产业+牧草种植”创新项目,使12.3万亩沙地迎来新生。如今,项目区牧草翻涌绿浪,沙棘林结出“黄金果”,昔日的“京津风沙源”蜕变为林草交错的生态牧场,成为守护华北的绿色生态屏障。三年来,内蒙古分行以“改善生态、发展产业、促民增收”为目标,累计投放贷款9.06亿元,助力打赢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通过产业治沙,实现“沙窝窝”变“金窝窝”。

 

▲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沙棘产业+牧草种植”创新项目

政策发力,打好锁边阻击攻坚战。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西南缘与腾格里沙漠临接的险要风沙口,为助力防沙阻沙带实现全线闭合,内蒙古分行投放流动资金贷款5900万元,支持六大锁边工程沿西南缘风沙溢出口、雅布赖风沙口等关键部位布防,通过工程固沙、灌草种植、水利配套等措施,116万亩流动沙区被牢牢锁住。这场与沙漠赛跑的工程,让腾格里沙漠边缘后退25公里,有效遏制了沙漠区域的“握手之势”。内蒙古分行聚焦“三北”工程承贷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在多方走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认真落实总行针对性出台的“三北”工程融资业务差异化支持政策,精准匹配治沙工程“先投入、后见效”特点,累计投放贷款2.91亿元,以模式适配、服务精准、投放高效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