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几千年来,九曲黄河奔腾不息,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由于黄河流域宽广、影响巨大,守护黄河安澜,自古至今都是保障沿河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摆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坚决听从党中央号令,紧跟国家战略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区域,全力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贷款6052亿元,2025年5月末贷款余额较“十四五”初期增长324%,以政策性金融之力助力黄河流域绘就了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全新画卷。
优惠政策引领 优质服务保障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面对党中央号召,农发行党委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统筹部署,研究支持形势任务,全行各级机构上下联动推动落实。同年,农发行在银行同业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专项信贷政策,明确目标方向、重点任务与主要措施,为金融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宁夏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项目
清水河是黄河宁夏段的最大支流,是宁夏中南部地区的重要给水来源。驻足清水河畔,整齐宏伟的加压泵站机组轰鸣,汩汩清流沿着供水主管道奔向中卫、吴忠、固原市的几十个乡镇与产业园区,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送去不可或缺的甘甜水源。
宁夏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启动于2020年。受宁夏水文地质特点影响,清水河原本是一条河水矿化度高的“苦水河”,供水工程涉及地下取水、调蓄、净化、输送等大量建设项目,工程复杂、投入巨大。2021年3月,为解决项目当时存在的资金缺口问题,农发行宁夏分行主动对接、深入调研,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最优的服务方案,顺利审批贷款7亿元,确保工程如期开工建设。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于2023年9月顺利全线试水贯通。
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地方建设需要及时调整优惠信贷政策,以沿河各省级分行为主阵地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是农发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架构。
▲引汉济渭工程陕西斗门水库建设项目
在陕西,农发行陕西分行将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引汉济渭工程作为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推动引汉济渭二期工程纳入农发行总行名单制管理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方式、期限、利率方面的最优政策,于2023年7月授信30亿元支持工程建设。同时,陕西分行发挥金融服务能动性,组织各业务条线骨干成立项目组,上门服务、及时协调,在详细调研项目进展及效益的基础上,为项目提供优惠利率支持。通过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双管齐下”,农发行信贷资金实现有序投放,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建成后,从汉江流域调来的长江水将输送到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两岸的西安、咸阳等重点城市以及渭北工业园区,在改善渭河水生态、减轻黄河水环境压力的同时,满足受水区经济发展用水需求,对建设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国家水网格局形成有力推动。
发挥自身优势 凝聚强大合力
农发行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沿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并不是从2019年才开始。自2004年支农职能调整,业务范围从单一支持粮棉油收储扩大到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各领域以来,农发行就持续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机构设置、政策保障、专项产品等方面的优势,聚焦沿河各省区“三农”事业发展,长年活跃在保护黄河的金融服务一线。
▲山东东营杨庙社区农民集中住房建设项目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考察调研。了解黄河滩区迁建和原蓄滞洪区民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后,总书记对社区群众亲切地说:“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看到你们安居乐业,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我感到很欣慰。”
黄河滩区迁建,是落实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杨庙社区是东营市在黄河南展区建设的首个新型社区,于2013年开工,主要任务是帮助垦利区沿河1500余户群众搬出土坯房,住进新楼房。为全力支持滩区迁建民生工程,农发行山东分行积极对接有关部门,组建省市县三级服务团队迅速推进,向杨庙社区农民集中住房建设二期项目审批农民集中住房建设中长期贷款3亿元。由于资金到位及时,项目较预计时间提前3个月完工,为政府开展后续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今,杨庙社区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水电气热、公共交通、数字网络实现全覆盖,卫生室、幼儿园、老年餐厅、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备完善,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致富,成为现代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践典型。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合作,共同发力。农发行将深化政银企合作当成推动服务黄河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沿河各级分支机构持续多年开展“黄河行”专题活动,主动登门、靠前服务,与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凝聚起保护黄河的强大合力。面向政府部门,农发行积极对接地方规划和项目清单,把握发展需求、宣介信贷政策,为当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面向涉农企业,农发行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与企业共商项目规划与运营管理等事项,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实现银企共赢。
▲甘肃舟曲“一江两河”河道生态治理及综合开发利用项目
在甘肃,农发行甘肃分行积极响应政府涵养黄河长江上游水源补给区的规划部署,为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一江两河”河道生态治理及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提供金融服务。舟曲县支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机构优势,全程协助县政府设计项目编制,帮助实施企业制定融资方案,在合规履行可研批复、前期手续等流程的基础上,审批水利建设贷款1.78亿元支持项目建设。在政银企高效配合下,项目各项工程有序推进,经过清淤疏浚和生态治理的河道水体环境明显改善,雨季防汛能力显著增强,为减轻洪涝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构筑了安全屏障。同时,项目就地使用清淤砂石修筑堤防、巩固河床,提升河砂等河道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深加工能力,形成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当地农户就业、帮助脱贫人口增收致富形成了有力推动。
紧跟时代要求 描绘兴水画卷
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兰州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农发行牢牢把握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求,进一步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业务范围,探索多元化融资途径,持续加大信贷力度,为相关项目建设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资金支持。
——聚焦国家粮食安全,重点支持黄河流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领域,助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在河南,农发行投放贷款2.6亿元支持兰考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帮助当地小麦和玉米亩均产能提升48至90公斤,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内蒙古乌梁素海水生态修复和资源开发一体化融合发展项目
——聚焦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促使黄河干支流及湖泊、湿地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使黄河维持健康体魄。在内蒙古,农发行审批贷款8.64亿元,支持乌梁素海水生态修复项目,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周边农业生产环境,帮助农民提升生产效益。在山西,农发行审批贷款3.6亿元支持汾河生态治理,通过修复河道水陆生态空间,完善防洪体系,形成人水相亲的水利长廊、景观长廊、文旅长廊,实现治理段“风光美起来”。
▲青海共和县5万千瓦风电项目
——聚焦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支持沿河地区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助力清洁能源加快发展。在青海,农发行审批贷款3.15亿元支持海南州共和县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在促进青海能源资源优势转化和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和烟尘等污染排放,为区域经济构建可持续的绿色增长模式。
黄河滔滔,见证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农发行以金融为笔、以责任为墨,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未来,农发行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加大支持力度,为让“母亲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贡献更多金融力量。